今天创业板延续了上周底部反弹的号角,大涨2.11%,领涨板块自然是新能源。电力设备今日一共净买入了46.13亿元,比第二名多出接近一倍的规模,涨幅达到了3.22%。
细分板块普涨,新能源汽车、光伏全面开花,市值前二十的公司均录得涨幅。其中阳光电源涨7.27%、晶澳科技10.01%、晶科能源6.37%。天合光能5.17%、天赐材料5.13%。
资金流入前十的个股大部分来自新能源行业,碳酸锂价格止跌企稳,在跌破20万元/吨后近两周下游排产意愿恢复,碳酸锂价格得到支撑,实现十连涨。近期新能源的回暖,是对过去下跌行情的修复,配合一些政策上的实质利好,再度得到了资金的关注。
(相关资料图)
锂盐重回20万元水位线。
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5月11日,国内电池级碳酸理价格涨16500元/吨报22.5万元/吨,创逾一个月新高,近5日累计涨45500元。5月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累计反弹25%、工业级碳酸锂价格反弹30.5%。
4月27日至今10个交易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实现十连涨。
自从去年价格不断走高,市场对上游价格的预期反映在股价上,高增速将无法持续,导致了股价一直回调。
市场预期虽然悲观,不过近日公司的扩产消息给市场提振了一些信心。
5月12日,天齐锂业披露,公司拟投资30亿元在江苏张家港建设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基地。根据天齐锂业估算,这是一笔前景可观的投资。项目满产后,预计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
新能源电池产业里,去年生产了太多电池作为库存,今年Q1需求还是比较冷淡,生产补货的意愿不高,锂盐价格也就止不住的狂跌,甚至一度跌破20万元/吨的水位。锂价大幅波动也为锂矿资源争抢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
上个月曾拍出60.88亿元高价的新疆若羌县瓦石峡南锂矿最终遭弃购,新疆志特新材料未按要求签订合同,被禁止3年内参与全国矿业权出让交易活动。而新疆志特背后与三家上市公司股东,分别是宁德时代,特变电工、和万润新能。
近期,锂价开始反弹,需求回升,排产恢复,其他环节材料价格业开始企稳或者止跌回升。
不像锂盐止跌企稳,硅料方面,新一轮降价潮开启。
上周硅料、硅片均出现较大降幅,但电池组件端暂时没有太大降幅。
上周硅片价格大幅下跌。182硅片周环比降幅为16.4%,210硅片价格下降了9%。
硅片龙头在努力降价。TCL中环的鬼片价格基本每月公示一次,截至目前,TCL中环P型、N型硅片报价都已经低于去年底的水平。
报价大幅走低,卖家硅片库存压力仍在,后期价格还有走跌的可能。
导致硅片价格下跌最主要的因素,系上游硅料价格的快速回落。根据硅业分会报价显示,上周硅料平均环比降幅均在10%以上。
硅业分会表示,目前硅料市场成交情况并不乐观。在供给端,个别头部企业产能爬坡阶段产品质量不稳定,以及上市公司存在业绩压力,因此出货价格偏低。
需求端,硅片端和电池端为避免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造成的跌价损失,减少安全库存量,使得短期需求不太乐观。
同时由于预期三季度硅片产能释放量将显著增加,部分硅片企业选择了提前降价清理库存。据InfoLink Consulting统计,截至5月中旬,硅片环节滞销库存规模预计已达9.2-12.4 GW,相当于累积库存已达5-8天。
不过,电池片价格反映暂时没跟上,电池片环节的库存要相比硅片硅料小很多。上游大幅降价帮助电池组件端成本压力减轻,配合下游比较乐观的需求量,Q2单瓦盈利扩大的预期有望兑现。
组件因为靠近终端,需求弹性更为突出,从一季度装机数据来看,电池和组件端有比较强的需求支撑,因此在本轮降价里表现较为坚挺。
尽管降价对组件有直接的影响,有终端需求的支撑,传导具有一定滞后性。根据业内人士测算,一体化厂商的毛利水平在二季度有望恢复至20%左右,电池-组件的毛利则在10%的水平。
今天新能源个股普遍回暖,其中电池组件端涨幅较为突出,电池端的钧达股份和组件端的晶澳相继涨停。
新能源回暖,除了前面跌得太多,近期政策频发起到了催化作用,让这个板块再度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
首先是国6b标准如期执行,7月1日禁止生产、进口、和销售不符合国6b标准的汽车。此前3月份曾引发燃油车的疯狂降价。
不过对部分国6b车还是给了半年销售过渡期,允许延长到年底,这部分是在进行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试验(RDE试验)取得报告结果仅为“仅监测”的车型。
此前市场挤压了不少为满足RDE标准的车型,去年Q4中汽协已经接到行业企业反映,不符合要求的车型累库严重。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不满足RDE要求的库存车辆超过189万辆,含已采购部件的库存超过200万辆。
清仓大砍价无论对燃油车还是电动车来讲都没有好处,这个时候想买电动车的消费者只会持币待望。给予车企和经销商半年时间来清理库存,也相应缓解了对新能源车消费的冲击。
另一项重大政策是关于新能源汽车下乡。
近日召开的国常会会议通过了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早在2020年7月,工信部等多个部门便联合开启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在10省(市)开展18站启动活动,累计发布6批近200款下乡车型,销量从2020年的39.7万辆增至2021年的106.8万辆,到2022年达265.98万辆,同比增长87%,成为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重要力量。
四年来,累计410多辆的销量对比去年电动车1310万保有量,比例已经超过30%。
现阶段纯电动车在三四线城市、县乡级市场的普及相对较低。相关数据显示,限购城市的纯电动车占比大幅提升,从2020年的15%上升到2023年的30%。而截至今年3月,县乡市场的渗透率才提升到17%,还有巨大空间。
而根据中汽协官方媒体《汽车纵横》预测,到2030年我国农村汽车千人保有量有望达到160辆,总保有量将超过7000万辆,市场规模或达5000亿元。
并且,乡村地区缺乏配套的充电设施,影响购车的积极性,所以需要在鼓励电动车下乡的同时,增加配套充电桩。
另一方面,政策鼓励充电桩适度超前建设。
今年一季度以来,国内充电桩建设量超出市场预期,新建公共充电桩16.1万个,同比增长89.3%,充电电量同比增109%。
新增的公共充电桩里直流桩数量首次超过了交流桩,充电桩结构随着快充消费需求,车型升级的增加而调整,180KW及以上的超重装建设增速要高于普通公桩。调查显示,有超过9成的车主充电时选择快充,其中约72%的车主偏好120KW以上的大功率直流快充。
目前一线城市的充电桩数量远远高于二线以下城市,未来电动车整体渗透率提升以及充电桩的增量区域将集中在下沉市场。(全文完)